当前位置:首页 » IQM Seminar
IQM 讲座
»

IQM Seminar
IQM 讲座

[2021年11月3日]童欣——极化中子技术

2021-11-01 15:43:29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量子物质研究院 点击: 收藏本文

报告题目:极化中子技术


报告人:童欣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散裂中子源)


报告时间:2021年11月3日周三上午10:00


报告地点:理8栋一楼学术报告厅

 

报告摘要:

中子为不带电粒子,和传统的粒子探针X射线和电子相比具有穿透力强、能鉴别核同位素、对轻元素灵敏等优势。另外,中子带有磁矩,是1/2自旋粒子,因此可以被极化。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中,中子和极化中子散射在诸多科学领域中对物质的结构学和动力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于2011年起承担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CSNS),总投资为23亿多人民币。目前,CSNS已投入正式运行并对国内外各领域的用户开放。我将在报告中简要介绍中子散射技术,并汇报CSNS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在第二部分报告中我将讲述极化中子的产生原理、技术应用及其发展前景。本报告将简要讲述利用极化中子进行的多个实验,涵盖中子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及粒子物理等多个物理学科方向。

 

报告人简介:

童欣,博士,研究员。2002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2008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天文与物理系,同年进入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工作并成为正式研究人员(staff scientist)。其后十年期间,领导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美国散裂中子源(SNS)和美国高通量反应堆(HFIR)中极化中子技术团队及研发工作。期间,童欣博士领导的团队研制出世界领先的中子极化系统,并成功应用于多个散裂源和反应堆的中子谱仪;其团队设计并搭建了首台基于在线极化氦3系统的整套极化中子成像装置,填补了国际空白。童欣博士及团队多次获得ORNL重大成果奖(significant event award)。2018年9月进入中科院高能所,担任中国散裂中子源样品环境组及极化中子组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