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混杂态的格点QCD研究
报告人:陈莹 研究员 (中科院高能所)
报告时间:2024年3月1日 下午2:30
报告地点:理8栋118学术报告厅
报告内容:
量子色动力学(QCD)允许存在由夸克和胶子构成的强子态——混杂态。混杂态一直是粒子物理实验和理论研究的重要对象,实验上多年前观察到的 π_1 (1400) 和 π_1 (1600),以及北京谱仪合作组(BESIII)于2022年首次观察到的 η_1 (1855) 粒子态,都是混杂态的候选者。格点量子色动力学(格点QCD)是研究低能强相互作用性质的重要手段。我们利用格点QCD 研究了轻混杂态以及类粲偶素混杂态的产生和衰变性质,本报告将介绍近期的相关物理结果。
报告人简介:
陈莹,199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获理学学士,199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获博士学位;1997年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并于1999年11月留所工作至今,期间曾于2002年9月至2003年12月赴美国Kentucky大学访问交流;2006年被聘为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莹研究员主要从事强相互作用和强子物理的格点QCD数值模拟研究,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SCI论文50余篇,论文被引用次数2000余次,其中单篇引用超过100次的论文5篇,超过50次的论文5篇)。他关于胶球质量谱计算的论文受到关注并被广泛引用(引用次数394次),并被国际权威的Particle Data Group连续收录于2006-2016年的《粒子物理评论》(Review of Particle Physics)中。他在国际上首次开展了J/psi辐射衰变到标量和张量胶球分宽度的格点QCD数值模拟研究并得到了可靠的理论预言,对在实验上寻找和确定胶球态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相关论文在Phys. Rev. Lett.上发表。他在XYZ粒子和轻强子性质方面也做出了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工作,他首次利用格点QCD预言了类粲偶素混杂态矢量介子的轻子衰变常数,这对实验上确定Y(4260)的性质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五夸克态theta+的相关研究、核子激发态、标量介子性质和核子质量组成等方面的工作也收到国际同行的关注。